九寨沟县“双路齐通”!4小时直达成都,全域旅游开启新篇章

来源:国际网    作者:编辑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9-23    

国际网(www.guoji.net.cn)讯:在2025年国庆前,九寨沟县将迎来交通发展史上的“高光时刻”——G8513线九寨沟至绵阳高速公路(简称“九绵高速”)全线通车,国道544线九寨沟双河至县城段(简称“双九路”)同步投用。两条交通大动脉的贯通,不仅让“蜀道难”成为历史,更让成都到九寨沟的车程缩短至4小时,为这座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注入全域发展新活力。

九年攻坚破天堑,“双高速时代”来了

“以前最怕雨季塌方,一堵就是大半天。九绵高速马上通了,时间缩短一半,旅途舒适又安全!”成都的旅游大巴司机张师傅感慨。他口中的九绵高速,是首条直达九寨沟的高速公路,建设者们耗时九年,在川西北的崇山峻岭间筑起了这条“天路”。

这条全长244.026公里的高速,总投资410亿元,桥隧比高达82.04%——127座桥梁跨峡谷、45座隧道穿群山,17处互通立交串联起平武、江油等沿线城市。“最难的白马隧道,我们克服了高地应力、涌水等难题,光这一段就修了9年。”参与建设的工程师李小勇说,每一米路基都凝聚着建设者的汗水。

与此同时,全长17.9公里,总投资21亿元的双九路正式建成通车。这条连接九绵高速与九寨沟景区的关键纽带,实现了高速与景区的无缝衔接,让游客前往景区的旅程变得更加顺畅。“以前游客从高速下来,得穿县城才能到景区,旺季堵得挪不动步。现在走双九路,下高速40分钟直达九寨沟门口!”民宿老板卓玛笑着说,这几天预订电话响个不停,客人都冲着“不堵车”来的。

据九寨沟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介绍,九绵高速与同步通车的武九高速(甘肃文县段)实现互联互通,标志着九寨沟正式迈入“双高速时代”。加上投用的多条美丽乡村道路,全县路网织成了一张“快进慢游”的交通网,为交旅融合按下“加速键”。

4小时旅行圈成真,游客玩法更丰富

“早上在成都吃碗担担面,中午就能在九寨沟看海子,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来自成都的游客吴怡萱已经计划国庆期间带着家人开启周末短途游。此前成都到九寨沟8小时的山路颠簸,如今被4小时的平稳车程取代,“朝赏锦绣天府、午游童话九寨”成了现实。

路通了,游客的玩法也“活”了。不再是扎堆打卡九寨沟核心景区,白河金猴谷的野生金丝猴成了新宠,甲勿海熊猫园里游客排队和“国宝”贴贴,中查沟的藏式村落里,唐卡绘制、手抓肉品尝成了必体验项目。“我们村的民宿国庆前全满了,客人还爱带牛肉干、花椒当伴手礼!”彭丰村党支部书记曹珠说,截至8月底,全县游客量已累计突破400万人次,创同期历史新高。“以前游客多是‘一日游’‘过境游’,现在更多人愿意留下来,深度体验藏羌文化和乡村风情。”县文旅局工作人员表示,交通的改善正在推动九寨沟从“单一景区观光”向“全域旅游体验”转型。

路通产业兴,绘就共同富裕新画卷

交通动脉的延伸,不仅带火了旅游,更激活了沿线的产业潜力,如同活力四射的“经济走廊”,打破了地域的隔绝,降低了物流的成本,让深藏山野的特色农产品得以走出“深闺”,让远方市场的订单能够直达乡村。它不仅吸引了外来的资本、人才与技术,为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业的勃然兴起创造了条件,更催生了电商物流、特色种养、民宿经济等新业态的蓬勃发展。

九寨沟县还依托交通优势,打造了“旅游+农业”“旅游+非遗”的融合业态。在九寨沟藏羌非遗博物馆,村民们绣的羌绣、打的藏银饰品,跟着游客的“后备箱”走向全国;县城周边的草莓园里,亲子游客络绎不绝,果园负责人李娟算了笔账:“周末每天接待上百人,收入比种庄稼翻好几倍!”如今的九寨沟,正靠着“旅游+农业”“旅游+非遗”的融合业态,让山野里的特产走出深闺,让乡村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接下来,九寨沟县还将继续织密“铁公机”交通网,让更多乡村融入旅游发展。这条跨山贯川的路,不仅终结了“蜀道难”,更让世界级的九寨风光,以更热闹、更鲜活的姿态,迎接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杨皓 殷翠霞)

责任编辑:编辑

上一篇:YSS2025国际青年创新大会倒计时30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