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文交流经世项目”建设成果交流暨工作推进会召开

来源:国际网    作者:编辑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9-15    

国际网(www.guoji.net.cn)讯:2025年9月11日上午,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枣庄学院、贵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年“人文交流经世项目”建设成果交流暨工作推进会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全国各院校领导、企业嘉宾,共同探讨教育对外开放与中外人文交流事业的发展。

参加会议的有贵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滨州科技职业学院等众多院校、以及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晟经世”)、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各单位代表出席。与会代表围绕教育对外开放、中外人文交流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与“走出去”中资企业合作,推动“人文交流经世项目”高质量发展,为中外人文交流事业注入新动力。

会上,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贵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何军、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勇,对本次大会分别做了致辞。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人文交流经世项目”在推动中外人文交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他表示,项目通过“校校企企”合作模式,成功搭建了国际化教育平台,培养了大量国际化技术人才。于主任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将教育合作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国际产能合作;三是积极拥抱AI数字化技术,探索教育国际合作新模式;四是强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他呼吁大家共同推动教育对外开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为大会致辞

贵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何军在致辞中表示,学院通过“人文交流经世项目”实现了人文素养与技能培养的融合,与海外院校合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未来将拓宽交流、完善育人体系、强化成果转化,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助力地方发展。

贵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何军为大会致辞

华晟经世董事长张勇在致辞中回顾了“人文交流经世项目”自2019年启动以来的发展历程,包括在八个国家开展42个专业办学点、开发200余门多语种教学资源、引进600余名来华留学生等。他指出,项目已成为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力量。面对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华晟经世将深化与中资企业的合作,搭建国际产教融合生态平台,构建全链条国际化培养路径,同时利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教育教学产品,支持多语种学习,为世界教育公平和发展贡献力量。

项目专题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张学仁以2019-2025“人文交流经世项目”的阶段总结为题做了项目的专题发言,“人文交流经世项目”自2019年启动以来,通过创新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推动了中外高校、企业等多方资源整合,促进了中外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助力教育对外开放。项目取得显著成效,包括建成40所海外“经世学堂”、开展42个专业的国际化办学、培养大量国际化人才等。未来,项目将继续深化实施,拓展周边国家项目布局,深化产教融合,推动“经世学堂”提质增效,加快项目数字化升级,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教育对外开放和人文交流的能力。

华晟经世国际教育科技分公司总经理刘天娇在专题发言中讲到,“人文交流经世项目”自2019年启动以来,通过“校校企企”合作模式,在国内外建成多个“经世学堂”和“经世国际学院”,培养国际化人才,推动中外人文交流与教育合作。项目成果显著,开发200余门双语课程,建设42个海外专业办学点,培养中外学生8000余人。未来将深化产教融合,加快数字化升级,助力教育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

华晟经世执行副总裁梁舒以产业服务和AI技术赋能“人文交流经世项目”的创新规划发言中讲到,华晟经世在“人文交流经世项目”中,以产业服务和AI技术为支撑,构建国际化“技术-人才-产业”新生态。通过“校校企企”模式共建国际产业学院,打造“两点一中心”(国内专业办学点、国外专业办学点、国际产教融合创新中心),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实习就业。同时,利用AI开发国际化教学资源,如多语种数智教室、中文元课堂等,赋能教育国际化,助力职业教育“走出去”,提升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

产业学院专题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教育行业方案经理李萌在报告中讲到,中兴通讯联合华晟经世及中外高校共建“中兴通讯国际产业学院”,聚焦通信与AI领域,通过“校校企企”模式聚合资源,推动国际化产教融合。项目旨在促进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培养供给链的有效衔接,培养国际化人才,提升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后市场培训中心校企合作经理杨倩在会议中讲到,宁德时代通过国际产业学院建设,推动新能源领域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聚焦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构建新能源方向的国际化标准、人才、后服务体系,打造“五金”新基建,实现产学研合作创新,培养全生命周期的产业人才,服务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规划总经理王琼专题发言中提到,埃斯顿通过构建“埃斯顿-华晟经世”国际产业学院,推动智能装备领域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聚焦装备制造,联合国内外高校与企业,打造国际化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海外实训基地,开展海外订单班和产教融合创新中心,助力企业国际化发展,提升中国智能制造的国际影响力。

项目发布&经世学堂共建签约仪式

会议中进行了2025年“人文交流经世项目”申报的正式启动。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宣布了项目的申报启动,欢迎更多国内外应用型高校、职业院校加入,共同推动教育对外开放和中外人文交流事业的发展。

此外,会议还举行了泰国中资企业园区经世学堂人才定向招聘和国际就业对接会启动仪式,以及经世学堂项目建设签约仪式。这些仪式的举行,标志着项目在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未来项目的深入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随着2025年“人文交流经世项目”建设成果交流暨工作推进会的圆满落幕,我们站在了教育对外开放与中外人文交流的新起点。本次会议不仅是对过往成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贵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华晟经世等单位的代表分享了宝贵经验,中兴通讯、宁德时代、埃斯顿等企业展示了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2025年项目申报的启动,以及泰国中资企业园区经世学堂人才定向招聘和国际就业对接会的启动,标志着项目在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我们期待更多院校和企业加入,共同推动教育对外开放,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