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国际癫痫外科大会开幕

来源:国际网    作者:编辑    人气:    发布时间:2025-10-20    

       国际网(www.guoji.net.cn)讯:10月17日至19日,第二届国际癫痫外科大会(IESS2025)在北京召开。大会汇聚了来自美国、奥地利、日本、印度、瑞士、意大利、巴西等二十三个国家的60余位国际癫痫领域权威专家,共同探讨癫痫外科的最新进展与未来方向。作为聚焦癫痫外科领域的国际交流平台,本次大会以“全球共促”为核心使命,不仅展示了前沿技术,更强调国际合作与多学科协作在攻克癫痫难题中的关键作用。

  该大会由国际癫痫外科学会(IESS)、首都医科大学、中国抗癫痫协会(CAAE)联合主办,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承办。

  全球专家齐聚,共话癫痫外科新篇章

  大会开幕式由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科研处处长王雄飞教授主持,首都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吉训明院士,中国抗癫痫协会创会会长李世绰教授,现任会长周东教授,IESS主席Christian Dorfer教授,以及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首席专家栾国明教授等嘉宾出席并致辞。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癫痫外科已进入精准化、微创化、智能化的全新阶段,中国在脑科学研究领域的国家战略支持为全球癫痫治疗提供了创新生态与临床转化平台。

  吉训明院士在致辞中指出,癫痫仍是现代医学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其治疗需要全球科学家的共同探索。中国已将脑科学列为关键前沿领域,通过大规模计划加速大脑机制研究,这种国家层面的投入正推动人才、资源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本次大会不仅是学术交流的舞台,更是全球协作的重要契机,“真正的进步需要彻底的合作,包括分享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以透明度激发临床突破的火花”。

  抗癫痫仍然是全球健康领域最重大的挑战之一。李世绰教授以全球5000万癫痫患者的生存现状为切入点,揭示了诊疗体系的短板:“数百万患者无法获得及时手术,太多家庭在沉默中承受负担。”他肯定了近年来癫痫外科的技术跃迁——从“一刀切”到个性化多模态治疗,从病灶定位到网络调控;也强调,“创新、交流与合作仍是破局关键”。这位神经外科专家特别指出,癫痫护理的未来必须融合医学、科技与人文,“让科学与同情同行,才能让癫痫患者重获尊严”。

  周东教授聚焦精准医疗时代的国际协作。他表示,中国抗癫痫协会致力于推动诊疗标准以实现高质量护理,在世界卫生组织指导下加强国际合作,秉持创新、协调、合作、共赢理念,深刻认识到全球共同行动的紧迫性,愿通过共享经验,携手推进癫痫领域临床与科学前沿发展。

  Christian Dorfer博士在致辞中强调,IESS的使命是搭建一个面向全球、开放共享的癫痫外科平台,通过临床经验、技术创新与数据共享,推动全球癫痫外科的持续进步。他还特别致谢中方团队的精心筹办,称赞北京的学术氛围与医学创新力。

  作为IESS创始成员和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综合癫痫中心的首席专家,栾国明教授代表组委会致谢时,用“技术浪潮重塑诊疗”来概括行业变革。他表示,从机器人手术到脑机接口,从 AI评估到微创干预,这些创新正为千万患者点燃希望。“癫痫外科事业的进步仰赖全球同道的携手同心。”

  前沿技术亮相,推动诊疗模式变革

  第二届国际癫痫外科大会(IESS2025)的召开,既是全球癫痫外科领域智慧的一次集中碰撞,也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在该领域的深度合作搭建了桥梁,助力全球范围内的知识共享与技术协同进步。

  为期三天的学术议程聚焦临床痛点,聚焦半球手术前沿、病灶切除、技术革新、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激光间质热疗(LITT)与消融技术、神经调控前沿技术议题,设置了多元化主题报告,针对癫痫外科技术创新的新格局、技术边界、临床实践展开分享。

  会议期间,每一专题均设置30分钟的互动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展开激烈思辨,成果互鉴,实现了“在交流中凝聚共识,在争鸣中启迪新知”,体现了国际癫痫外科领域的开放与融合。本届大会不仅深化了对癫痫网络机制的科学认知,更通过技术展示与案例分享,为全球医师提供了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10月19日下午,第二届国际癫痫外科大会(IESS2025)圆满落下帷幕。本届IESS大会的成功举办,代表着全球癫痫外科学术交流进入了实质性协作阶段。

  会议组委会主席、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栾国明教授在发言中说,三博脑科医院将持续以创新为引擎、以合作为桥梁,为全球癫痫外科事业的发展注入中国力量。下次会议将于2027年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期待未来再相聚,共襄脑科学与人类健康的崭新篇章。

责任编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