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网(www.guoji.net.cn)讯:5月22日,第三届国际农业生物多样性大会在云南昆明闭幕。大会发布《2025昆明宣言:农业生物多样性助力更有效的全球食品系统》(下称《昆明宣言》),明确农业生物多样性在应对粮食危机与气候变化中的战略地位。
此次大会以“农业生物多样性繁荣人类和地球”为主题,来自60多个国家的800余名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科研机构专家及企业代表共聚春城,共探应对气候变化和粮食危机的路径,共商全球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大计。
当日,经参会代表举手表决通过,《昆明宣言》正式发布,其内容阐明农业生物多样性如何成为应对全球性互联挑战的跨领域解决方案,指出金融与经济增长、营养、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与环境、性别与平等、保护与管理是农业生物多样性惠及人类和地球的六大关键领域,提出行动路径和计划,明确农业生物多样性在应对粮食危机与气候变化中的战略地位。
闭幕式上,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周文彬表示,中国始终是全球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参与者与坚定推动者,并将继续深度参与国际合作,积极分享科研成果与治理经验,为守护农业生物多样性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联盟副主任玛塞拉·金特罗则表示,本次大会的各种展览、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运用以及与学生的交流等方面,都带给她非常深刻的印象和启迪。
云南农业大学校长李永和表示,该校地处云南这个“生物多样性宝库”,将立足自身办学定位,深化国际合作,让“云南方案”为保护全球农业生物多样性、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会议期间,58位专家、学者登台,作40余场主旨演讲、专题报告,举办6场主题分会及15场平行边会。70多份学术海报、18项创新案例展览,全方位呈现全球农业生物多样性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突破,为各国科研团队、专家学者搭建零距离交流合作的桥梁和平台。